Board logo

標題: 探秘:崑崙山高海拔神秘村莊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Michael5422    時間: 2010-2-23 20:51     標題: 探秘:崑崙山高海拔神秘村莊

被譽為「萬山之祖」的崑崙山深藏著許多仙蹤秘境。在崑崙山中段(新疆於田縣境內)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谷中,就有許多漂亮而又神秘的小村子,它們如「養在深閨人未識」的小家碧玉,矜持地蟄伏於崑崙山的崇山峻嶺間。藏族、羌族、維吾爾族人的後裔就世代生活在這些「世外桃源」中,他們很少與外界交流,在深山中孤獨地延續著自己的傳奇。




艾曲庫隆村:人在雲中非神話

艾曲庫隆村位於崑崙山北坡海拔4200米處,這個海拔最高的「崑崙第一村」,依山傍水,風景美得令人窒息。

艾曲庫隆是高山寒漠底線下的山間草甸,層疊的橢圓形地壘上長滿了草,看似巨大的仙人掌。山谷裡,秋水緩緩地流淌,沿河兩岸零散地居住著克裡雅河哺育的子民。艾曲庫隆是克裡雅河在崑崙山間流淌時滋養的第一個村莊,村民們坦言:克裡雅河給他們帶來了好運,讓他們世世代代在這裡過著平靜而富足的生活。

克裡雅河是新疆的一條非常重要的河流,發源於崑崙山脈的烏斯騰格山。「克裡雅」一詞源於突厥語,對於這條河而言,因常常改道,有不定時、不確定的意思。克裡雅河中、下游常發生河道偏移,但在崑崙山間不游移,就像艾曲庫隆村民那樣守著克裡雅河不願漂泊他鄉。村民的房屋大都搭建在河谷旁邊較高的河岸階地上,避免夏天洪水季節遭受水害,在谷內同一水平線上,由近及遠,形成間隔有序的房屋帶。

艾曲庫隆村民講維吾爾語,但帶著山裡濃重的方言,因而與他們交談十分困難。於是,村民帶我到76歲的伊明老人家裡,老人懂漢話。伊明老人是艾曲庫隆村最受尊重的人,在沒有文字記錄族譜的村落裡,他記憶中的傳說被當作族史為村民們所認可。

伊明老人說,在久遠的年代,西藏的西部地區流行一種習俗,每當產生一個新的國王,無論政績好壞,屆滿十年就要被國人吃掉。有一位國王因不願接受這一結局,屆滿前夕,帶著忠於他的部下及眷屬三百人翻越崑崙山,逃至艾曲庫隆村,一直繁衍至今。這個傳說在山區的村落裡時有耳聞,因而,人們認為在艾曲庫隆村民的身上有吐蕃人的血統。

據史書記載,吐蕃在公元七世紀進入於田。根據以往的考古發現,克裡雅河各流域地段均有新石器遺址,史前人類活動從距今一萬年至三千年前,這些土著種族與今天山居的村民有何關係,仍是個謎。從相關的歷史文獻分析,自商周開始,一部分原居住在今天青海一帶的羌人不斷西遷至崑崙山北坡,羌人在崑崙山的崖壁上留下了記錄他們生存狀況的巖畫。歷史上不同時代種族的興衰、遷徙以及銜接、融合紛繁複雜,這遠不是一個傳說所能涵蓋的內容。

我很想瞭解艾曲庫隆村的過去,但卻不及深問,因為我所求知的事物讓村民們大惑不解。儘管如此,他們一直對我笑著,尤其是女人,笑容綻放在被日光曬得黝黑的臉上,並露出潔白的牙齒。

我走出艾曲庫隆村,一朵朵白雲從眼前飄過,離得很近。我相信,人在雲中生活並不是神話。
索乎提雅克村:28棵胡楊樹神

索乎提雅克村是崑崙山谷中的一個小村落,海拔3500米。人們傳聞這裡的居民是一支古老部族的後裔,村裡人祖祖輩輩在深山中過著自給自足的簡樸生活,外界人很少瞭解他們。

山民中流傳著一則諺語:娶妻要娶索乎提雅克村的女人,買驢也要買索乎提雅克村的毛驢。這個村子的女人是最勤勞的,從春種到秋收,一直忙碌在自家的青稞地裡,還承擔著做飯、燒炕、帶孩子,農閒時還要剪羊毛、捻毛線、織毛氈。另外,村裡飼養的毛驢軀幹勻實,在崎嶇陡峭的山地間,具有非常好的負重及耐力。

但這些還不是山外人到索乎提雅克村的主要原因,這個村落的神秘性是因為至今沿襲著崇尚樹神的遺習。在離村落不遠的一座山上,天造地設地生長著28棵胡楊樹,不少人進山就是為了一睹這些胡楊樹,探求被稱為「樹神」的奧秘。

胡楊樹是地質第三紀遺留下的古老樹種,喜生於濕潤的土壤,離開河流和地下補給水就不能生長。因而,河灘及河床階地適於胡楊的生長,並隨著河道的乾涸而消失。地質第四紀以來,隨著塔克拉瑪干沙漠化的加劇,胡楊分佈的範圍逐漸縮小在荒漠河岸地帶。讓人稱奇的是,這28棵胡楊居然生長在海拔3000多米的山地。

索乎提雅克村的這片胡楊生長在靠近山頂的坡地,最大的一株高約16米,胡楊枝幹向山崖平行伸出,在半空中形成傘狀的綠帷。這棵虯枝勁健大胡楊,在當地人心中已成了一株神樹。由此,28棵胡楊就成為索乎提雅克村民心中的聖樹,崑崙山就成為聖山。

崑崙山聳立的山峰屏蔽了日出,晦暗的山谷裡有一個人影在我眼前晃動,我駐足聆聽她在樹神前的自言自語:

——高大的胡楊樹,我的羊來過嗎?它們一共七隻,你沒有看到嗎?

——你聽到了嗎?我是吐爾尼莎,求你的吐爾尼莎,讓我的羊回家吧……

吐爾尼莎手中握著一根羊毛繩,沉寂中我能聽到她抽泣的聲音。吐爾尼莎的那根羊毛繩有五米長,羊毛繩套在胡楊最粗的枝幹上,她在求告樹神時,不停地用手輕輕拉拽那根羊毛繩,被拉拽的胡楊枝幹磨出了碗大的斑痕,那個部位常年被羊毛繩磨擦,被認為是最應驗的地方。以往,村裡人丟失了羊都會這樣做。向樹神祈禱,是山裡人積年累月形成的心理習慣。

黃昏,我隨吐爾尼莎到了她的家。傍晚時分,有人從山裡來,帶著吐爾尼莎丟失的5隻羊。牧羊人歸來時,在自己的羊圈裡發現多出了5隻羊,他順著克裡雅河谷趕到吐爾尼莎家。我看到吐爾尼莎投向我的眼神,她在暗示我這一切都是樹神的安排。

第二天早晨,吐爾尼莎匆忙離開了家,她一定又到28棵胡楊那裡去了。當我告別這個人跡罕至的山村時,為吐爾尼莎暗暗地祈禱:生長在遍地山花中的胡楊樹神再次顯靈,召回迷失在山路上的另外兩隻羊。
普魯村:氆氌毯上繪生計

克裡雅河上游有個普魯村,村中千餘人口,在崑崙山北麓算是比較大的自然村。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在海拔3500米以下的中山區,氣候溫和,適於植物生長,因而,普魯村居民世代過著半耕半牧的生活。

關於普魯村,比較可靠的說法是普魯一詞源於藏語的「氆氌」。普魯村居民素來以善織氆氌毯而著稱,製作氆氌毯的工序與西藏傳統的織毯方式幾近相同,由於地域性的差異和民族風俗的不同,普魯人編織的氆氌毯圖案簡潔,色彩古樸自然。如今,織氆氌毯依舊是普魯村民的重要經濟來源。

普魯村在地理環境上表現為一個獨立的單元,但從歷史的淵源上看,這個看似尋常的自然村,曾是古代崑崙山北坡的一個部族聚居地,同時,也是古今崑崙山中一條重要的南北通道。

據《漢書·西域傳》記載,今天的於田為漢代的扜彌國,其南為渠勒國,王治韃都城,有戶三百,人口二千一百七十,為崑崙山北小國。以往,在普魯村的附近,曾發現人類新石器遺址。近些年來,考古人員又發掘出古墓葬群,初步定為距今2600年,普魯村一帶很有可能即是漢代渠勒國的故址。

公元670年,吐蕃人越過阿爾金山進入于闐(今新疆於田地區)。因此,普魯村受到吐蕃人的影響自然在情理之中,製作氆氌毯的技術也許就是那時從西藏傳過來的。

據古籍記載,崑崙山中有一條通往西藏的高原秘道,這條通道在於田縣城南,經由普魯村、溯克裡雅河翻越山谷到達藏北。在接近藏北的山口,有一座廢棄的古堡,有學者考證為唐代駐兵遺址。

84歲的蘇萊曼曾經是普魯村的村長,據他說,他年輕時就隨做嚮導的父親去過藏北。1972年,他為勘測人員帶路進山,徒步15天到達藏北,那也是他最後一次重走這條山間的歷史古道。雖然這條歷史上遺留下的山道被視為危途,但它在歷史上卻發揮了重要作用,這條山路在古代不僅用於軍事需要,也是南北貿易交流的通道,崑崙山的玉石就是通過這條山道輸送到西藏的。

普魯村有一條民諺:「普魯三大寶:綿羊羔,芨芨草,石頭砌牆牆不倒」。綿羊是土生土長的優良品種,放養於天然的草甸。芨芨草春來發芽早,秋後,多數牧草凋零,芨芨草成為牲畜的主要飼料。村民常以芨芨草編筐織席,並作為搭建房屋的建築材料。由於芨芨草的纖維長、韌力強,村民還用它來編織草繩、門簾,掃帚等。

普魯村較早的房屋多以石頭壘築而成,堅固耐用,分佈在村落的四周,形制古樸,遠看猶如一方石堡。現存的石屋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。大多數人家都圍有院牆,院內栽種果樹。

我曾經無數次地夢想,能在偏遠深山擁有屬於自己的一隅,養兩匹馬,圈一群羊,享一世寧靜。普魯村就是這樣一個地方。




歡迎光臨 夢想翱翔 流行社區 (http://csja.info/) Powered by Discuz! 7.0.0